两人会心笑了,开心的穿上衣服向前面走去。
到了王芳舒养父母家,她们给带了汉山城区最为出名的核桃馍,是这个城市最美味东西,每次父亲走时,总要带一大箱子回去给同事们分享,每人分半块儿,大家都是没想到汉山还有这样美味儿美食。
其实汉山美味儿多了去了。
他们也用一个纸箱带了满满一箱,看到两位老人失去孩子一定寂寞难耐。
他们去以后王芳舒养父不在家,那位奶奶在家里。
剥着竹笋外壳,他们打了招呼,奶奶并没有回应,只是热情的拿出一个木凳子,让他们坐下,自顾自己剥着竹笋,他们坐下来也帮着剥竹笋。
许久一直没有说话,最后东舒雅说:我们有空来陪你们两位老人。
她们想探问孩子的事,只是关心的笑笑,没有说出口。
孩子奶奶说:“那孩子我已经养了三四年时间,确实很有感情。
那孩子太聪明可爱了。
养了三四年,都没有告诉我们她叫王芳舒,多么好听的名字,我们叫她瓜女。
他会画画,画的真好。
见过的东西都能用自己画笔画出来。
她的画笔其实是木炭棒儿。
她平时话少,心里清楚的很,你给他说的一切心里都清楚,知道的就点点头,不知道的会摇头,似乎似乎事情,她会用眼睛盯着你,我们已经和她形成默契,虽然语言交流不多,但我们明白她的意思,也明白我们的意思。”
说着,王芳舒养母(因为王芳舒养母看着苍老,王芳舒叫养母奶奶),从房间拿出一些大小不等的纸片,有的纸粗糙,也有标语纸背面,王芳舒公公正正写的字。
乜四仁仔细看,这些字虽然写的笔画像字一样,但每一个字都不认识,而且没有相同的,例如一二这么简单字没有出现过,他写的字笔画都很复杂。
有汉字的构架和笔画,怪异复杂。
她画的画非常精细,对每一件事都有记忆,捕捉描述意境一目了然,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极难完成,孩子画既现实又抽象。
王芳舒的画既抽象又现实。
王芳舒当时只有六岁,能够认识的字不多,加之在封闭环境,怎么会认识这么复杂难懂的字?
乜四仁问:这是什么字,谁教的?
王芳舒养母:都是她爸爸教的,汉山顶上有一块石板,上面都是这样的字,她们经常去那儿。
乜四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来到孩子住的床旁,看着墙上工工整整用树枝写的字,和纸上写的一模一样,书写平平展展夹杂着美感,一壁墙只要能够够着的地方,都满满当当写了字,粗矿神韵,有一些童心童趣味道,没有任何一个字能够认识,甚至于连相似的汉字都没有,这个发现让乜四仁感觉到非常吃惊,他用照相机照下了王芳舒画作和墙上的字,但墙上的字照出来之后,可能不会清楚,他让奶奶用火把照着墙壁拍了照片。
现在工资高了,奇怪的是胶卷的价格下降立,从原来的36元降到现在26元,甚至国产胶卷只有18元不等。
乜四仁非常高兴,可以大胆进行摄影创作,每月都有两三卷胶卷消费。
乜四仁一直在等待王芳舒养父回来,但一直没有回来。
突然,外面传出极其怪异的叫声,像猿又像人,像人又像熊,他们两人大吃一惊,但奶奶并不惊奇,只是继续剥着竹笋外壳叫声越来越近,乜四仁和东舒雅不禁有些害怕。
奶奶(其实是王芳舒养母,只是形象苍老这样叫)却淡定地说:“不用怕,这是山上的野人。
“野人?”
两人十分惊讶。
奶奶解释道:“这山上的确有野人,不过他们很少下山,也从不伤人。”
话音未落,一个浑身毛茸茸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