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猜想着,作为礼部尚书的李至刚一定是受了皇上的密旨才敢
语出惊人,否则,这样的惊天之语他怎敢随便说出呢!
既是皇上的意思,就不能有不力赞
的淡然,身为近臣,责无旁贷。
“李尚书所言甚是。”
陈瑛第一个站出来回应李至刚,“臣也久有此意,北平为陛下
龙兴之地,南控幽燕,北扞溯漠,山川形胜。
为国之新京,和中都、南京遥相呼应,为子
孙万代之计。”
“臣赞同,”
“臣也赞同,”
接着,武班之首的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也站出来唱
和,引来了武班的一片赞同之声;大势所趋,别无选择,文班之首的道衍、蹇义、金忠等也纷纷赞成,李至刚的星星之火在片刻的寂静沉默之后顿成燎原之势。
永乐长舒了一口气,目视前方,万千江山尽收眼底的恢宏,在心中隐藏已久的一桩大
事于不经意间水到渠成般的完成。
他满意地用温和的目光抚慰着李至刚、陈瑛等文武群臣,
最后又在李至刚的身上落定,潇洒的把大胡子一甩:“李至刚所倡建北平为首善之意,既
是对北平形胜的认同,也是对朕经营了二十年的燕邸的肯定,朕很欣慰。
众卿之意即朕之
意,即日起颁诏天下:升北平为北京,先以为行在,设国子监;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辖北京周边兴和、东胜、涿鹿等六十卫、所;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辖通州、霸州、涿州、
蓟州等四州,大兴、宛平、良乡、顺义、房山等二十二县;着原北平按察佥事杨忝为府尹,
刑部发流罪以下垦田北京;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于北京;平江伯陈瑄督
舟师浮海运饷至北京、辽东。
建北京宫殿之事以后叙及。
罢北平布政使司,建北京行部,
掌布政司庶务;罢北平都指挥使司,以所领官军直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皇上圣明!”
耳旁是一片齐整整的赞誉。
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迁民以及海运,永
乐侃侃而谈,胸有成竹,显然不是臣下今天提及了他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有部署不
知早已谋划多久了。
李至刚本为徇私而阿谀逢迎的话题正中了他的下怀。
永乐话锋一转道:“朕有今日,纵不会忘了身冒矢石、万死一生的从征将士。
事定功
成必报以爵赏,坐拥天下当共享荣华,此朕报旧恩之心,昭昭然矣!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