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希望在这个月能多出一些单。
前两天她刷到了行业一个大咖的视频,这个大咖对于目前行业的市场情况是悲观的。
他认为现在行业人力流失过大,而且佣金率下降了很多,签一个保单的成本可能比收入要多,加上一些业务员不守规矩返佣,他们赚到的钱远少于付出去的钱,导致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
林丽一直很注意,返佣的单她都拒绝接,这样的保单接了之后后患无穷。
如果客户在一年内反悔退保了,业务员真的是损失惨重。
她昨天还遇到了之前一个退保的孤儿单客户,这个客户当时是她一个离职徒弟的客户。
她徒弟入司第二个月就在地铁口摆台,在那时候添加了这个客户的微信。
在跟进半年多后,客户还没有投保。
这个徒弟因为一直没有出到寿险单,过不了考核,第一次考核还是林丽把自己的客户的单挂给了她。
可是这样的情况不能多次用,只能用一次。
之后,这个徒弟还是再次遇到了考核的门槛。
于是就辞职了。
他离职时候交接了几个客户给林丽。
其中一个就是这个客户,她是一个幼儿园的园长,林丽叫她英姐。
她有天在微信和林丽说要给自己投保重疾险。
问林丽选择什么产品合适?林丽没有在线上和她聊太多,而是想要约出来聊。
但是这客户说她最近在韩国考察,等过一周回来再见面。
过了一周多,林丽和客户约了见面的时间地点。
这英姐提出来的见面地点有点奇怪,她没有约具体哪个商场或者商家,而是一条路上。
林丽就多问了几句,问她那条路有没有肯德基或者麦当劳之类,因为在这样的店里有座位,可以坐着好好聊。
英姐说她不太清楚,她平时主要在家吃饭,几乎不在外面吃饭,她也不知道有没有。
随后说,不然林丽到时候在那个路上找个方便聊天的地方,她找过去。
林丽想想也可以,于是答应了。
那是个周末的早上,9点前林丽就在高兴的陪同下到了那边。
高兴比较熟那里,在水贝一带。
高兴看了下周边确实没有麦当劳、肯德基之类,主要是居住小区。
不过街铺有类似小吃店那种。
林丽找了家红荔肠粉店,那家店有二楼,楼上还比较安静。
她就给客户发了定位,让她到这里来。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英姐过来了。
这是她们第一次见面。
聊天中,林丽比较多用问句,就问客户为什么想要投保重疾险?对于保费预算打算每年交多少?问她对于保额有没有要求?是否有去其他公司也了解过?
这些问题客户也一一回答,她说主要是身边有几个朋友最近体检情况都不太好,感觉比较害怕,自己也45岁了,就担心这方面的风险。
她生活还是比较规律的,早睡早起,平时每天会坚持运动一小时。
对于保费她没有什么预算的概念,肯定想要用较少的保费获取比较高的保额。
林丽梳理了下她的家庭开支和大概收入,这个客户也没有说得太精确。
不过从她的话语中知道,她没有找过其他的同行。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