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公社是一座三层三进的四合大院,在镇子的正中间。
刘柳镇相传建于明末清初,一条四百多年的古街商铺林立,小胡同里藏着十几家由私营转为公营的工厂。
武装部在最后一层院子里,把着西山。
门口对着的院子,非常宽敞,有一亩方圆。
屋子里生着炉子,炉子上烧着大茶壶,茶壶嘴喷着热气。
方天华提起暖水瓶,给邵普倒了杯热水,示意邵普坐到自己对面的椅子上。
自己转回办公桌前,端起水杯坐下,两腿一错,伸手拉开抽屉,扯出个牛皮纸信封。
邵普不明臼里,没有伸手接。
随手端起面前的水杯,顺便瞥了眼。
信封一端已经撕开,露出一截红格信纸。
方天华把信封拍在桌面上,扯了扯嘴角,不屑道;
“地瘠人奸!
老话儿一点不差。
瞅瞅你们南大洋出的都是些啥事儿嘛?能走一个北京兵,将来不说提不提干,就是留城找份正经工作,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
拿起信,“可你瞧瞧,人还没走,举报信倒后发先至。
这说明我们南大洋班子有问题啊!”
方天华的主观臆断,让邵普非常反感。
他皱了皱眉头,没好气地回怼:
“方干事,你看人对事不能抱偏见。
不能因为俺们南大洋穷,就好事都是刘三姐,坏事儿都是秃丫头。”
两手抱着水杯,“俺可以向你保证,南大洋的班子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
不能工作上出了点岔子,就怀疑俺们班子有问题!”
“咚!”
邵普把手中的热水杯墩在桌面上,发泄心中对方天华的不满。
“邵大队长,我说话,你也别不爱听。
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我下这个结论,也是经慎重考虑的,并不是捕风捉影。”
面容一凛,“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我们干革命工作,要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能一味感情用事。”
推心置腹,“我说南大洋的班子有问题,是有依据的。
我不会无缘无故怀疑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站起身,背着双手,在屋里踱,“在没有弄清事实以前,你就武断地下结论,口口声声,宣称你们南大洋的班子没问题,你拿什么证明?”
用质疑的目光看邵普,“拿不出真凭实据,就是护犊子,就是放弃了阶级斗争。”
方天华连珠带炮向邵普发难,一时打得邵普没有还手之力。
思谋方天华的一番话,邵普也觉得自己太意气用事。
没有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听不得方天华说自己的班子有问题,就上了头,显然是太过冲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