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先生顿了一顿,片刻沉默过后,打了个哈哈,饮了杯酒,将此事略过,转而问周暄:“暄儿许了人家没有?”
周恕有些失望,看起来舅舅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还没想着要留下来。
杨氏悄悄握了握丈夫的手,暗暗安慰。
路征笑了笑,插口道:“她才多大?许什么人家?”
当着众人的面,周暄也红了脸,轻声嗔道:“舅公——”
却又忍不住飞了路征一眼,说她小,他又比她大多少!
众人哈哈大笑,再无人提起方才之事。
周恕叹了口气,转而说起别的事情。
家宴到很晚才散,杨氏本欲让路征今晚歇在周家,不过因为路征明日早起还有事,就打消了念头。
席间杨氏见女儿虽然强撑着,却仍能看出倦怠之色,就赶女儿回去休息。
他们夫妇二人陪着舟山先生。
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舅公,周暄自是欢喜,然而想到舅公年纪大了,不知这次是否会留下,又不免担忧。
如此这般,直到很晚,她才睡着了。
翌日,她比平时起的稍晚了些,匆匆忙忙梳洗罢,去向杨氏请安。
杨氏今日看起来心情很好,一瞧见她,就招手笑道:“暄儿快过来,你舅公方才使人说,想要带你出去走走呢。”
“真的吗?”
周暄闻言,眼中溢满了笑意,“那真是太好了。”
她撒娇问母亲:“那娘亲同意我出去么?”
近些年来,皇后朱氏强调规矩,主张女子娴静,三步不出闺门。
故此,周暄出门的次数也有限,是以有此一问。
不过杨氏极少限制她外出,此次更不会。
舟山先生上次来京还是八年前,对京城犹有印象。
虽然他对杨氏说,他是要周暄给他做向导,实际上,只是单纯想带周暄出去转转。
周暄还在仔细认真想着去哪里好玩儿又方便,却听舅公道:“你听过说书没有?咱们去听说书?”
说书?京城的确有说书的,多在茶馆酒肆等地。
听说讲的都是英雄美人,悲壮缠绵。
不过周暄却不曾听过。
不止是她,闺阁女子,很少有去茶馆酒肆听书的吧?
然而舅公提起,她还是心痒痒的,踌躇道:“合适吗?”
她是的声音虽然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是眼睛亮晶晶的,显然颇为期待。
舟山先生笑道:“能有什么不合适?”
女孩子就该永远开开心心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