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一行人折腾这么久来到此处,却要折返回去,等于白忙一场。
这倒是其次,要紧的是韩之孝。
他不辞而别,从王庭里出走,若回去,只怕要面对王庭的诘问甚至发难。
那才是真正的前途未卜。
“倒也不必去王庭。”
一直没说话的徐鼎忽而道,“我等可往南走。”
“往南?”
我讶然。
“正是。”
徐鼎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块布帛,展开之后,只见是一张舆图。
杜婈看着,亦是讶然,不由道:“这不就是我在平朔城时亲自勘误新制的那份舆图?”
“此图,陛下令臣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路来,臣继续根据所见,在图上标示北戎各处地点及道路,已趋完善。”
徐鼎说着,指了指图上,道,“此乃王庭,此乃鄂拉部,我等所在之地,距平朔城足有千余里。
若原路返回,道路遥远不说,更兼气候恶劣,殊为难行。”
说罢,他话锋一转,往南方指了指:“可我等若往南而去,行六百里,便可到达石虎城。”
我怔住,忙凑过去,将那舆图仔细查看。
这图上,虽看不出真正的距离,可石虎城的位置,确实要比平朔城近得多。
石虎城,曾经十分有名。
相传它始建于汉时,是大军讨伐匈奴时在中途建立的屯粮之所。
它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因最高处有一块形似猛虎的岩石而得名。
也是因得其位置甚好,和平之时,石虎城因贸易而繁盛,成为一方大城;战乱之时,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它几经兴废,仍旧屹立。
不过自先帝北伐被俘,石虎城也落入了北戎的手中。
“此番与北戎和谈,前提之一,就是北戎归还石虎城。”
徐鼎道,“北戎虽不愿意,可为促成此事,终是让步。
就在陛下到达平朔城和谈之时,我朝边将已经收回石虎城。
当下,城中驻守的正是我朝兵马。
我等往石虎城去,一来风雪兴许可小一些,二来即便被风雪所困,石虎城中的粮草也足够供养五千兵马。
三来,那毕竟是我朝的地盘,陛下到了那里,也可安稳。”
我沉吟片刻,看向韩之孝。
“先生之意如何?”
我问。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