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谁都不愿去死,尤其是这些亲眼看见日军残暴一幕的人,心里或多或少对日军有着恐惧心理。
李宏静静地等待了三分钟,但是眼前的队伍里没有一个人说话。
李宏见状,便再次大声问道:“三分钟已经到了,我再问一遍,有没有人不愿意跟着我去天镇的?”
半分钟过去了,依旧没有人说话,李宏虽然没有士兵们的脸上看出那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表情,可没有人愿意离开,说明这支队伍还是很不错的。
李宏的心里很满意,于是说道:“好,既然你们没有一个人说话,那我就默认你们都愿意跟着我去天镇。
不过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到了打鬼子的时候,要是有人临阵退缩,不服从军令,别怪我无情,我会当场毙了他。”
说完后,李宏立即下令出发,一排打头,三排断后,二排跟随连部在中间,转头南下。
事实上罗大山的这些老部下并非没有人想过离开,只不过他们一方面是拉不下脸,害怕被人骂贪生怕死,逃兵,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心里对日军也有着深深的仇恨,尤其是他们不少人是察哈尔本地的,家乡已经被日军占领,回去了也不安全,还不如跟着李宏,就算死了还能领一份抚恤金,落个抗日英雄的名号。
李宏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铁路边,这时候一辆载满日军和物资的火车刚刚向西而去。
李宏看着火车消失在视线里后,迅速带着部队跨过铁路,向南跑步前进。
就在李宏他们跨过铁路后十分钟左右,一支伪蒙军骑兵巡逻队从李宏他们跨过的那段铁路经过。
伪蒙军班长眼尖,很快就发现了地上凌乱的脚印,立即下令在四周搜索。
经过几分钟的搜索,他们判断出了李宏他们行进的方向。
于是伪蒙军班长迅速骑马向着前方日军驻地疾驰,将这个情报上报给了日军。
得到情报的日军也很是重视,在奖励了这支伪蒙军巡逻队后,同时也派出了日军骑兵沿着铁路巡逻,保护铁路。
至于李宏他们的踪迹,日军指挥官并不打算去寻找,在他眼里铁路比什么都重要。
李宏带着部队再次翻山越岭,只走农村地区,坚决避开大路,这使得他们一路上虽然疲惫不堪,却并没有遇到日军。
到了晚上八点多,李宏带着队伍抵达了西湾堡车站东南方向的闫龙庄。
闫龙庄是一个小村子,位于怀安县城的西南方向,地属丘陵地带,与西沙城村、双屯堡村紧紧相连。
这里虽然距离平绥铁路没多远,但是由于地方偏僻,并且与平绥铁路之间还隔着一条河,因此日军和伪蒙军都没有出现在这里。
李宏他们虽然要避开日军,但是他们也只是不走大路,总体上是沿着平绥铁路南边的山区前行。
抵达闫龙庄后,全连士兵都已经体力耗尽,疲惫不堪。
李宏见状,只好让部队在闫龙庄暂时休整,等体力恢复一些再继续行军。
闫龙庄此时全村只有四十多户,人口也就一百多人。
当李宏带着队伍来到村口后,村口待着的百姓迅速迎了上来。
他们并不知道怀安县已经沦陷,他们只是了解到北面的铁路上每天都有火车经过,上面运的几乎全是军队。
村民们看着李宏他们,脸上露出好奇又恐惧的表情。
他们不知道眼前的这支国军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只在一旁看着,互相窃窃私语,却不敢上前和李宏他们说话。
很快,闫龙庄的村长就来到了村口。
村长走到李宏面前,一上来就下跪请罪,态度惶恐地说:“小人是这个村的村长,不知长官驾临,有失远迎,还望长官恕罪。”
李宏连忙扶起村长,十分和蔼地说道:“村长你好,请不要害怕,我们是晋绥军的,因为赶了一天的路,弟兄们有些疲惫,想在村里休息一个小时,还请村长能行个方便,给我们些水喝。”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