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求1n众人决定南奔,绕过郓州,去南边的兖州碰碰运气。
n越往南走,遇到更多的流民,流民传来消息,契丹兵已经入了汴都地界,契丹主耶律德光在晋将杜威、李守贞的引导下正在南下,此时是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的十二月。
n呼延又一次找到了当首领的乐趣,一路上不停“招兵买马”
,走出五十里地,手下已经有了两百来号人。
依韩奕的建议,呼延又一次自封为指挥使,韩奕拒绝呼延封给自己的“大官”
,他牵着坐着郑宝的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逗郑宝开心。
n韩奕看起来开心不已,内心却是愁眉不展,他不知道前路将会有什么。
如同身边这两百号形形色色的人群一样,无人知道自己的最终结局。
n“韩兄弟是青州人?”
刘参军开口问道。
n“长者为尊,在下不敢劳您老如此称呼。”
韩奕道。
n刘参军不置可否,淡淡地说道:“老夫陕州人,名德,表字立之。”
n“原来是刘叔!”
韩奕拱了拱手,行着晚辈之礼。
n“呵呵,难得你这么称呼我这个老家伙。”
刘德大笑道,因扯动了身上的伤口,痛得他眦牙裂嘴,好半天才缓过气来,依老卖老地问道,“贤侄可有表字?”
n“韩某十五岁时那年在贝州,蒙故知州吴使君厚爱,赠表字曰‘子仲’。”
韩奕道,“我上面本有一长兄,只是不幸早亡”
n“韩子仲?”
刘德眼前一亮,“你名字起得好,这个表字也好,看来令尊与吴使君对你期望颇大。”
n“姓名与表字,不过是符号罢了。”
韩奕不太好意思地笑道。
n提到这个世界的父亲,韩奕不禁伤感:“子欲养而亲不在。”
n刘德骑在马上,见韩奕目光远眺,眸子深遂,神情坚毅,那不太合身的褐色军衣也掩饰不住他的逼人英气。
n“青州韩熙载,不知与贤侄有何关系?”
良久,刘德问道。
n“那是我族叔,只不过在前朝因受青州之乱牵连,他逃到了淮南。”
韩奕道,“我还未见过族叔当面。
在下寻思,即便族叔返回中原,怕也是乡音未改鬓毛衰了吧?”
n“令叔刘某曾有所耳闻,前朝同光年间进士,以文才著称于世。”
刘德道,“只不过这个世道,生不逢时也。
你为何不去投奔那族叔,好歹也是一条生路,总比刘某这一辈子蹉跎要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