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6n太原城,晋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正与心腹们密议。
n刘知远居中踞坐,他面色红紫,双目白多黑少,又是个轻言不发之人,容易让左右部下觉得他有不怒自威之态,因而不敢逾越不恭。
n刘知远早年列于后唐明宗麾下,明宗与后梁朱温的军队交战时,明宗女婿石敬瑭因在一次战斗中为梁军所袭,刘知远将自己的马匹献给石敬瑭,自己则断后,由此,石敬瑭对刘知远一直感恩,刘知远也一直追随石氏左右。
后来石敬瑭称帝后,刘知远便是当仁不让的佐命功臣。
n及石重贵登极,刘知远却遭到新帝的排斥,加检校太师,进封北平王,调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虽然挂上了个北面行营招讨使之名防备契丹,刘知远其实已经被排除在中枢权力圈外。
n刘知远因而广募士卒,阳城之战,诸军散卒归之者有数千人,又听从部下郭威的献计,诛杀吐谷浑首领全家,得吐谷浑财畜,因此河东富强冠于诸镇,步骑兵力有五万人。
n晋主石重贵与契丹交恶,刘知远明知这不是明智现实的决策,却不上表谏止,大有静观其变的意思。
n事实果然不出刘知远所料,契丹在经过多次南侵无果之后,终于一举攻入汴州,石重贵也沦为阶下囚。
刘知远已经料到契丹人不会长留中原,他一面上表向契丹称臣,其实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填补契丹人北返后的权力真空。
n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n议事堂中,坐着十余位心腹,他们当中最受刘知远仪重的是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四位,另外还有王章、白文珂、王峻等大小官佐。
n“听说那耶律德光,已经在大梁穿上中国天子的龙袍,当起了中原的皇帝,沿用中原官制,号令天下。
这该如何是好?”
刘知远沉声问道。
他在心腹们面前,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n苏逢吉还有些担忧:“如今但论兵强马壮,无人能及我河东之右,属下所虑的却是人心。
若是天下诸侯皆服我河东,则大事可成。”
n杨邠起身抱拳道:“主上何必担忧,耶律德光以为他能当得了中原皇帝,眼下他所能控制不过河北、京、洛罢了,四方藩镇有的不听其号令,有的只是面服心不服。
况且,契丹人四处烧掠,不行汉法,早晚会激怒所有人。”
n武节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亦道:“杨押牙说的是,主上,事不宜迟,我等愿奉主上为帝,号令天下!”
n“我等愿拥主上为帝!”
蕃汉孔目官郭威等人皆伏拜道。
n刘知远内心极喜,起身将众将扶起,口中说道:“戎狄入汴,致中原无主。
本王身受先帝隆恩,位及王爵,却未能力挽狂澜,心中实有愧疚也。”
n郭威道:“末将听闻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
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契丹使者,以秦、成、阶三州降蜀。
东南诸道贼兵泛滥。
此皆是契丹不得人心所致,主上若是即日登极,必一呼百应,则大事可成也!”
n郭威身材魁伟,孔武有力,又曾身经百战,他因脖子上刺着一只小雀儿,人称“郭雀儿”
,向来为刘知远所倚重的少数人之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