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清?”
代王正与裴熙对弈,秦琬跟着沈曼学习皇家过年的习俗,听见沈淮来少不得招待一番,见他如此高兴,代王尚不解,秦琬的眼睛已亮了起来,“莫不是江南的叛乱平定了下去?”
人人都想过个好年,皇帝和文武百官也不例外,若是在新年前夕收到捷报,自然是最好的新年贺礼。
真赶了这个好运,官都要多升一级,更别说赏赐。
“不止如此!”
沈淮兴奋得说话都有些喘气,吐字也不是很清晰,“赵肃和萧誉救了鲁王!”
“什么?”
秦琬和裴熙面面相觑,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竟成了真。
这也太假了吧?她只是说最好能立下这等功勋,没说一定要啊!
这,这,这……
短暂的吃惊过后,秦琬就恢复了平静,她对激动又有些担心的父母安抚地笑了笑,才问:“除了这桩功劳外,他们还立了什么功么?他们是从哪儿救到的鲁王?”
沈淮闻言,摇了摇头:“鲁王的折子是通过特殊途径上呈的,没说得很具体,等他们回来,问一问不就是了?”
秦琬觉得也是,刚要说什么,裴显便求见自家主子,耳语了一句,裴熙一听,笑了起来:“这倒巧了,平叛主帅的折子也递到了圣人跟前,说萧誉临阵逃脱,赵肃为其遮掩,已被羁押。”
第一百四十八章穆家退路
此言一出,纵如代王这般对政事毫不关心的人也皱起了眉头。
鲁王报平安并为赵肃、萧誉请功的折子刚到,平叛主帅邢超截然相反的折子就递到了圣人面前,两厢对比实在太具有戏剧性。
哪怕鲁王的奏折走得是特殊通道,快马加鞭,速度比邢超的折子快上好些,足以解释两件事不同时间发生奏折却同时呈上,但时机拿捏得如此之准,谁相信这是巧合?
“邢超……”
代王努力想着这位平叛主帅的名字,奈何他对文武百官的记忆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十年前,那时候的武将泰半都信服梁王,或多或少都参与了梁王谋逆案。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人即便能在十年前的动乱中活下来,受到重用的机会也不多了。
如今这些掌握一方兵权,地位重要的将领,除了姜略这种从头到尾的帝王心腹或者穆家这种与梁王一开始就不和的存在外,代王还真不认识几个了。
自打秦琬展露天赋,裴熙来到身边后,皇长子殿下逐渐养成了想不明白的事情直接问妻子,女儿和裴熙的习惯,就连国家大事也不例外。
故他想不起这个人是谁后便习惯性地望着裴熙,裴熙也很干脆:“邢超也是权贵出身,父祖只是个县男,他的功绩也没大到能升爵位的程度,大王自不会记得。”
除王爵之外,大夏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公又分国公、郡公和县公,其中,国公与郡王、嗣王平级,也就是说,大夏九等爵位中,县男是最末的一等。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