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红颜祸水,璇玑娘子如果平凡一点也就没这些祸事了。”
谭婆婆叹息道。
玉骨最烦这种出了事就往女人身上推的观点,冷笑一声:“分明是在那些权贵眼裏,人命只是草芥,所有人都该为他们取乐,何苦怪罪到女人身上。
窦景对璇玑也非势在必得,只是丢了面子愤怒不甘罢了。
陆明在长安讨生活,为人听起来也不是八面玲珑的,就算不娶慕璇玑,迟早也会得罪权贵,没有窦景也会有别人。”
他最后总结:“权贵人品卑劣,与红颜如何并无关联。”
谭婆婆怔了,半晌才低声道:“道长的说法很新鲜,世人有几个会这麽想呢?”
——包括陆明。
初时《羽林郎》让陆明得意许久,连酿的酒都比往日清冽,等躲避到深山,开始还能吟几句酸诗,歌颂一下田园风光,可时间长了,没有了文人墨客对他的追捧,看着日益缩水的财富和被生活磨损了容颜的璇玑娘子,他的想法就发生了转变,当年的红玫瑰变成了狗尾草,当年的坚贞不屈变成了不知变通。
陆明觉得璇玑如果当时稍稍委婉一点,他再找自己的清贵朋友说和,事情绝对到不了这个地步。
“呵呵,陆明恐怕不止这个想法。”
玉骨冷笑一声。
谭婆婆不解:“我们传下来的故事就是这样的,陆明没有否认他曾经阴暗的心理,甚至还为此羞愧忏悔了。
其实要我说他想的也有道理,当时的事情也许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不过璇玑娘子那麽处理,品行确实无可挑剔,不然也不会被村裏人纪念这麽些年。
陆明也只是心理埋怨,日子还是好好地过下去了。
不过璇玑娘子被纪念也还有其他原因。”
玉骨认为以故事裏陆明这个德性,恐怕更希望当年璇玑被窦景抢去,血溅三尺,他再怀着对璇玑的悼念继续留居长安,全了她情深他意重的美名。
这绝对不是他心裏阴暗,而是故事裏的陆明实在不堪。
后来的故事裏,陆明病重,璇玑割肉救夫,陆明奇迹般痊愈,夫妻二人感情回暖,和和美美又过了几年。
可惜好景不长,璇玑忽然病死了,陆明结庐而居三年,带着因对妻子无限怀念而成的尘缘酒返回长安重振声名,那酒第一个给的就是窦景。
尘缘酒无疑是上品,甚至因此得到了窦景的原谅,从此他又回到了风光无限的日子,而且又有了新的酒家娘子。
年迈之后他落叶归根重返烈女村,将尘缘酒的方子无偿送给族中,并想将村名改为“烈女村”
来纪念第一任的妻子。
村民感激陆明的无私,想着璇玑品德无可挑剔,便满足了陆明临终遗愿,将陆家村改名烈女村。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