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阿剌知院率领军队围攻宣府,就是牵制住了杨洪,但是杨洪依旧带着杨俊,驰援了土木堡,可惜为时已晚。
“瓦剌既然下来战书,如何退敌?”
朱祁钰继续问道。
剪除羽翼之后,瓦剌人本部兵马,依旧是兵强马壮,大明京师十团营,又无力驰援。
难道任由瓦剌人逞凶边方?
“臣以为,无甚退敌良策,山外九州地形开阔,瓦剌多马军,转进如风,这是场硬仗。”
于谦俯首说道。
朱祁钰点头,于谦对瓦剌人的判断一向精准,这种知己知彼,料敌于先,是于谦站在朝堂,执掌牛耳的本事。
他深吸口气说道:“兴安,念。”
兴安的身后跟着一排的宫宦,这些宫宦手中拿着一大堆的圣旨,这都是朱祁钰昨日收到战报之后,想到的所有的支持。
他不能仅仅是口头支持。
“宣府者,京师之藩篱,居庸者,京师之门户。
未有藩篱,门户之不固,而能免盗贼侵扰之患者也…”
兴安宣旨的时候,总是喜欢吊着个嗓子显得阴阳顿挫。
这一大堆的圣旨,就是朱祁钰要给杨洪的支持。
第一百四十二章最大的支持
“御马监新到四岁骐骥,尽往宣府……”
种马当然要留下来配种,然后育种,但是战马则尽数送到宣府。
朱祁钰要给杨洪支持,自然不是口头上说说。
除了御马监的战马,还有内承运库刚刚追缴的西山私窑获利,大约有百万两的银子。
大明的内承运库,可是养着一大批专门拨算盘的太监,是当年太宗皇帝朱棣留下的。
专门算海贸营收的,虽然随着海贸停止,但是最后一批拨算盘的太监,是宣德九年培养的,宫里会算账的太监,还是有的。
算账还是算的很清楚的,锦衣卫和顺天府通力合作,抓了经纪买办,很快就就查到了账本,稍微算账,就把账目算清楚了。
京城的在京文武,悉数把这笔在朱棣头上动土赚来的钱,给交到了内承运库,陛下这是为太宗皇帝追缴。
这百万两银子,朱祁钰专银专用,全都会用来犒赏宣府作战英勇之人。
工部的军器局、兵部的军器监、内署的兵仗局、盔甲厂、安民厂,调拨得一大批的盔、甲、圆牌、神铳、神箭、炮、火药、钢铁,量给宣府。
尤其是火炮、火药和钢铁,朱祁钰大将军炮就调拨了近四十门,子母炮百余门,火药两千吨,钢近五十余吨。
户部调动京通两仓一千库,调动了近百万石粮草,这些东西,会在陆陆续续的一个月内,运抵宣府。
粮、银、武备、民夫,朱祁钰几乎将能够调动的应急物资,全都拿了出来。
这个时候不拿出来,等到输的时候,当战争赔款送给瓦剌人吗?!
“瓦剌人彪悍,现在他们啊,凶得很。”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还算平静的说道。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