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出了聚贤阁后,越琢磨越是不对劲儿,终于回过味儿来,被陛下摆了一道,一向国事为重的陛下,怎么会为群臣觐见询问究竟而生气?
朱祁钰这当值坐班也就坐了一会儿的功夫都回来了,冉思娘这冰镇酸梅汤都没弄好,她讶异的问道:“这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朱祁钰把刚才的事儿讲的清楚明白,笑着说道:“他们本来理直气壮的,现在变成了理亏。”
冉思娘欲言又止,止又欲言才开口说道:“也不能怪朝臣们担忧,这实在是国朝荣辱之大事,他们要是不吱声,不敢问,这朝堂才是出了问题,正统十四年,稽戾王非要亲征,刑部尚书邝埜和英国公张辅也是据理力争,最终还是拗不过稽戾王,若是当初邝埜和张辅有这等助力,焉能有土木天变之事?”
“国事为先,陛下也不要太怪罪朝臣们不体圣心。”
朱祁钰搂着冉思娘的腰身,耳鬓厮磨,轻声说道:“稽戾王那会儿他们哪里敢啊,跑去逼宫真的做成了,也要事后清算。
朕整日忙碌辛苦为哪般?不就为了这般?”
“这天下是朕的,更是天下人之天下,朕一个人,天下就能向治?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
冉思娘颇为认真的、真心实意的说道:“陛下英明。”
请假条
今天辍朝一日,有朋自远方来,要去应酬,今日没有时间写了。
第八百九十四章惟愿华夷一文轨
次日朱祁钰并没有上朝,真的辍朝了,颇为勤勉的朱祁钰,这次的辍朝,弄的人心惶惶。
而朱祁钰本人却在大别墅的书房里写了几个字,看了许久许久,这是于谦奏疏里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不是于谦本人说的,而是大明太宗文皇帝所言。
惟愿华夷一文轨。
这是北衙京师大钟寺里永乐年间所铸大钟上的十二惟愿,惟愿如来阐教宗、惟愿大发慈悲念、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国泰民安乐、惟愿时丰五谷登、惟愿人人尽忠孝、惟愿华夷一文轨、惟愿治世长太平、惟愿人民登寿域、惟愿灾难悉消除、惟愿盗贼自殄绝、惟愿和气作祯祥。
这十二惟愿,就是朱棣一生的真实写照,无论长陵上的垃圾有多么的厚重,历来文人墨客对这位篡位得天下的皇帝多么的不待见,都无法改变朱棣他为了这十二个惟愿奔波一生的波澜壮阔。
于谦强烈主战的意志,就是在践行这句,惟愿华夷一文轨。
“裱起来吧。”
朱祁钰看着面前的这幅字,让兴安裱起来,挂在御书房内。
朱祁钰在大别墅里逍遥快活,可愁煞了大明文武群臣,廷臣们在文渊阁里大眼瞪小眼的时候,胡濙带着刘吉来到了讲武堂。
“陛下发了火儿,就得想办法给陛下找个台阶下来,否则陛下在上面就不下来了。”
胡濙站在讲武堂内,对着刘吉叮嘱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