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琛刚出院时连路都走不了,错过了春季学期的转学,只好休学了一年,专心养病。
陈学碧仓促找到的新工作并不忙,却是严格的朝九晚五,她又时刻挂心着季琛,脾气逐渐变差了。
兼之冻伤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次年冬天,季琛变得格外畏寒,稍有不慎冻伤就要复发,麻烦得很。
重重压力之下,陈学碧时常无缘无故地哭出声来,边摔杯子边骂,一骂季琛早亡的父亲,二骂刘云声造孽的父母,三骂无能的她自己。
她对季琛是很好的,怕伤着季琛,每回哭骂都先把他反锁在房间里。
她在客厅哭,季琛便坐在房门后头跟着剧烈地抽噎,也不知是因为疼还是因为害怕。
季琛知道陈学碧盼他快点康复,便一个冬天都窝在家里,足不出户,连带着也不怎么说话。
偶尔几次陈学碧说带他出去玩,季琛瞧瞧冻伤痊愈后还未褪干净的大大小小的疤,都黯然拒绝了。
陈学碧没有精力在乎那么多,见他的冻伤没有复发,便十分欣慰,渐渐地,也不再提让季琛出门的事。
次年的春季学期,季琛终于去上学了。
季琛休学一年,原本应该上三年级,陈学碧觉得留级不好,又觉得小学课程不难,便将他安排在四年级。
好在季琛基础不错,起初几个月跟得吃力,却没有掉队。
一切都迈上正轨,陈学碧终于安心下来,却意外发现原本开朗懂事的季琛变得沉默起来。
班主任来家访过一次,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季琛成绩虽好,就是不跟小朋友们玩。
陈学碧闻言便想到了刘云声,当着季琛面恨恨回应道说内向点也是好事。
班主任明显不同意这个观点,却也无能为力。
离开的时候,班主任又劝了几句。
具体说了什么季琛也不记得了,似乎有一句是讲他没了父亲,母亲肯定要更辛苦些之类的。
陈学碧当场就翻脸了。
等班主任离开之后,陈学碧又把季琛锁起来,歇斯底里地发泄了一通。
季琛次日便在学校失踪了。
老师们最后在教学楼顶楼的栅栏上找到了他。
他坐在栏杆顶上,微微低着头,一双腿在半空中漫无目的地晃荡。
这个场面吓得追上来的老师们重话都不敢说一句,一边好声好气地劝着,一边报了警。
季琛是自己下来的,却还是被班主任抖着声拉去看了心理咨询。
那位咨询师讲了些“过去的终将过去”
之类的老生常谈,到底还是很负责地推荐季琛去精神科查一查。
陈学碧拒绝了。
她把整个学校从班主任到校长再到咨询师都臭骂了一遍,决不相信她那么优秀的琛琛会有精神病。
她托人办了转学,让季琛换了个学校,可毕竟这个县级市不大,自杀又是个大事儿,新学校的老师早已被告知季琛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也都知道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