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和这些人置气伤了龙体。
”
赵勘双眼通红,狂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嘴里嚷道:“那些人,一个个都该杀!
不是乱臣贼子就是等不及要去投诚的墙头糙!
以为朕不知道?暗地里都正数着日子要看朕的下场吧?什么还要半个月!
半个月后,只怕逆贼已经打到朕的眼皮子底下了!
”
吴尚自然清楚当下局面。
叛军已渡过长江,离最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皇帝陛下为了能等到那三万在长江中下游新征到的士兵,数日前派了肃王赵晋和廖其昌去往龙山调停,假意议和。
徐若麟以礼相待,却以上命在身不敢违抗为由直接拒绝了。
此刻又传来这样的消息,难怪皇帝陛下如此恼怒。
其实不止城中官员纷纷逃跑,最近几日,甚至连皇宫中也开始有太监宫女悄悄逃匿。
他是皇帝的亲信,到时候,便是想投诚,只怕这座皇宫的新主人也不会给他机会。
这几日正心烦意乱。
此刻又遇到皇帝发怒,只好顺他口风不住劝些宽心的话。
正这时,外头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看去,见是崔鹤正送茶点来。
按照宫中规矩,小太监新入宫,必要先拜某个大太监为主子。
当年吴尚还只是御马监大太监时,新入宫的十几岁的崔鹤便投到了他名下。
他知道这人出身罪官人家。
一路过来,见他能写会算,又聪明伶俐,办事稳妥,颇讨自己欢心,便一直带到如今。
如今他成司礼监大太监,便也提拔他当了七品的尚膳监太监。
此刻见他亲自送茶点来,正好解围,便用眼色示意送去。
赵勘哪里有心情吃夜宵,烦躁地挥手叫拿下去。
崔鹤恭敬地应了声是,把茶盘原封不动地端出去,经过吴尚身边时,忽然向他使了个眼色。
吴尚知道他有话要说,寻了个借口,便也退出了御书房。
崔鹤正在外头等。
见他过来,弯腰称爷后,道:“方才万岁爷这是怎么了?奴远远在外,便听到里头的动静。
如今这光景,实在是难为爷了。
”
吴尚心中烦恼,不觉又叹口气。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