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那些评论了吗?”
思雨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夹杂着不安。
“不少人对尼特华的研究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说这完全是浪费时间。”
李明抬起头,略显惊讶。
“我看到了。
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些质疑有道理。
他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挑战传统观念,虽然有些人不能理解,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啊。”
思雨轻叹一声,将手机放下,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
“可问题是,这些质疑不是孤立的。
很多人用数据来反驳他的论点,甚至有人引用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尼特华效应’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般真实。”
李明眉头微微皱起,心里不由得燃起了警惕。
“听起来这些质疑有一定的依据。
可我们不能只看结果而不去探讨背后的原因啊!
为什么他们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我觉得关键在于沟通。”
思雨开始反思。
“尼特华表达的东西太抽象,很多人不愿意去深入研究,反而只是在表面上进行批评。”
“这也算是一种适应吧。”
李明点了点头,回忆起他和思雨之前的讨论。
“科技飞速发展,公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被不断放大。
面对复杂的理论,很多人更倾向于接受简单易懂的解释,这种现象并不新鲜。”
“但是如果我们连基本的逻辑都不愿意去接受,那后果会很严重。”
思雨的语气变得坚定。
她心里明白,尼特华的研究关乎到社会运作的深层机制,不能轻易被忽视。
李明的眼睛亮了起来,看着思雨,似乎在为她的深入思考感到欣慰。
“所以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质疑?”
“首先,我想要更多的信息。”
思雨说,“我们需要了解那些批评的声音背后的逻辑,去分析他们的论点,再据此形成自己的看法。”
“对,对。”
李明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思索着。
“然后,我们可以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尼特华的研究,把人们引导到更深层次的讨论中。”
思雨心中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还有,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业内专家,举办一个线上讨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