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安意如,也是这样。
她读诗词,沉浸它所营造的美感意境,欣赏古人的意趣盎然,但不会沦陷于它的凄婉怨念。
因为她在爱过了这个男人之后,不再眷恋,只有眷念。
就像一个陈年老友,相知相惜,又有着一般朋友所没有的潋滟低回,像是他已经给了终身的特权,比杨过赠予郭襄的三根银针还要潋滟却坦白。
这是安意如和容若重逢最好的时候。
不迟不早。
就在这一刻。
心中爱意旖旎,却没有了丝毫煎熬困惑。
爱,在这时候带来的只有愉悦的自由轻松,相知相惜,却不牵绊。
是了解。
是默契。
是等你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的情系千里。
诗词,原本就应该是这样来读的。
很认同安意如说"诗词鉴赏本来就是比拼品位的事"。
她的品位,毋庸质疑。
这样的品位,只有才气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一个人渐行渐远,渐渐了然的岁月沉淀。
就像她说:才情这东西比才气妖艳。
打比方像汉人的水袖长舞和胡人的胡旋舞之别,一个要舞未起,意先到,才气需要凝神细赏;一个是泼天撒地的一场桃花软雨,才情要人尚未解意,已自沉迷。
才气和才情合二为一时,我们所见的方算是才华,会发光的。
这个女孩子,才情于她,正如她的美丽容颜一样是天生的。
读她的文字,常常读着读着就想到那两句话--爱君笔底有烟霞,腹有诗书气自华。
然后开始郁闷,轻叹我怎么就这样轻狂地自以为是地做了她的朋友。
恨不得饱读诗书。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