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杨州府衙的青砖墙染成暗红色。
施世纶站在县衙二堂的滴水檐下,手中捏着那份泛黄的案卷,眉头越皱越紧。
卷宗里"
曹必成盗钗"
四个朱砂字刺得他眼底发疼。
"
大人,这案子三年前就结了。
"
县丞捧着茶盏凑过来,茶汤在暮色里泛着浑浊的光,"
曹家是本地望族,当年曹翰林亲见家仆盗钗,人证物证俱全......"
施公指尖在案卷上轻轻一叩,惊得檐下一只灰雀扑棱棱飞起。
卷中夹着的那枚金钗拓样在风中颤动,钗头九转玲珑的牡丹纹路里,隐约可见极细微的刻痕。
他忽然想起昨夜在驿站,那个蓬头垢面的老妇拦轿喊冤时,从怀里掏出的半块带血玉佩。
后衙传来铁链拖地的声响,两个衙役押着个蓬头男子转过月洞门。
那人脖颈戴着二十斤重的枷锁,脚步虚浮却仍挺直脊梁,经过石阶时突然抬头——施公心头一震,那双眼窝深陷的眸子里,竟还燃着星火般的光。
三更梆子敲过两遍,禅房窗纸上树影婆娑。
施公合衣躺在静海寺的竹榻上,鼻尖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味。
白日里吴成住持奉茶时,那袭金线袈裟袖口沾着的朱砂,此刻在黑暗中格外刺目。
他悄悄起身,指尖抚过墙角青砖,忽觉某处砖缝透着丝丝凉风。
"
吱呀——
禅床突然平移三尺,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
施公攥紧袖中匕首,却见个小沙弥举着油灯钻出来,脸上还挂着未擦净的泪痕。
灯光映亮洞壁,一截沾着泥土的僧衣角正在阴风中轻轻摆动。
"
大人小心!
"
门外护卫赵虎的喊声与破窗声同时炸响。
寒光闪过,吴成手中的戒刀已劈到面门。
施公就势滚向佛龛,供桌上的观音像被刀气震得晃了三晃,竟从莲座里掉出个鎏金木匣。
公堂上惊堂木响如霹雳,吴成的镣铐撞得叮当乱响。
"
贫僧乃佛门弟子,岂会......"
话音未落,赵虎已捧上个描金木盒。
施公指尖轻挑,牡丹金钗在晨光中绽出万点金芒,钗尾暗格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