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柳成涵喝生水还是有些心里膈应。
虽然为了低调,马车不能搭棚,但是柳成涵还是想琢磨出一个活动的车棚,不用木头用竹片,像扇子一样,用的时候就拉起,不用就放下。
晚上睡觉没个遮拦挺不习惯的,而且要是碰上雨天也省事。
琢磨的时候又想到,马车上都摆满行礼了,哪还有地方睡觉。
这睡在野地上,那还得做个帐篷。
想到帐篷就又想到睡袋,这个省事了,被子两边一缝合,在下面再缝一块防水的,睡的方便,收拾起来也方便。
琢磨出活动车棚,帐篷已经没时间寻思了,柳成涵也不含糊,准备了一根粗木头,在木头的一边钉上一个十字,又准备了一块巨大的油布和一些绳子,四个大木楔子准备到时候要是在野地睡,就把木头一竖,油布往上一搭,四周用绳子固定在木楔子上钉在地上,就是一个简易的帐篷。
柳含青忙着把新鲜的蔬菜都晒成干菜,现在虽然不是做腊鱼腊肉的季节,但是为了迁关途中的干粮,柳含青也得弄,按照柳成涵说的,最好还是全部弄熟的,这样吃起来只要加热就可以,节约时间。
柳成涵一会又要给他做农家爷们穿的衣服样式,一会又让他把棉被缝起来,一会又让给锭子做一个三角裤,中间可以替换尿布的那种。
还的抽空关心一下原家的行李准备,再加上对即将到来的远行还是有一些担心在,短短几天,嘴巴里长了一圈水泡,别说吃饭,就是喝水都觉得疼。
柳成涵心疼他,私底下跟周红梅说让他帮着多做一点,不让做事,柳含青更心焦。
柳成涵没办法,想着接下来的两个月也不能好好的行房,干脆按倒爽快的来两发,别说,柳含青虽然有些腰疼,但是嘴里的水泡却消了,能顺畅喝水吃饭,又充满了干劲。
不止柳成涵家在忙碌着远行的事宜,亲朋好友也在为他们着急忙活着,周春光给他们做水分少的点心,便于保存,柳定珠则拎着一个木箱子,摇摇摆摆的来找柳含青。
“含青,我给你准备了一个这个,你带着赶路,应该会方便。”
柳定珠说。
“这是什么?”
柳含青奇怪的问。
“这是一个便携的炉子?!”
显然柳定珠也不知道怎么给这个定位,“外面用木头做的防风,里头底部是钉了一层铁皮,晚上熄火后可以把炭火放在这里面,再在上头搁罐子,用罐子煮点粥煮点汤,焖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能吃了,这个黑陶罐子是我淘换来的,南方那边来的,比一般陶罐子好,最小火就能焖熟,保温效果也挺好。”
“真的?”
柳含青眼睛一亮,别的不说,锭子还才两岁呢,大人随便吃点无所谓,小孩子脾胃虚弱,总吃冷的怎么行,要这个真有定珠说的那么好,那么晚上弄点早上吃,早上赶路前又在罐子里弄好,白天一天锭子的伙食就有了,元宝和钟声也能搭着吃一点。
“应该可以,我自己在家做了一个实验了一下,能成。”
柳定珠说,“炭火的效果比灶火的效果好一点。”
“那我带一点白炭上路就行。”
柳含青说,“定珠真的谢谢你了,帮大忙了。”
“我也没什么能帮的,一想到几年都看不到你,我心里也挺慌的。”
柳定珠叹气道,从他家里出事起,柳含青就帮了他很多忙,他也习惯和柳含青说话,柳含青是个很好聆听的人,几年相处下来,也变成亲人一样亲密的朋友。
“想想,我们很快就回来了。”
柳含青安慰他说,“也许等我们回来时,你的孩子都能满地走了。”
柳定珠苦笑,“我如今是彻底不着急了,重阳一直都不着急,他觉得没孩子还挺好的,反正我嫁给他的时候玥哥儿还小,他也尝试了养儿子是怎么滋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